摘要
-
破产重整(和解)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内容,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党的二十
产品介绍
破产重整(和解)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内容,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近年来,襄阳市县(区)两级法院立足破产审判职能,充分的发挥其在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一企一策,全方位多渠道提高破产重整(和解)效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襄阳9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和解),走上新生之路,数量较去年全年增长1倍。
8月22日,金狮矿业矿洞门口,工人们在打扫清理路面,为矿产开采作准备。(刘江 龚良杰 摄)
新装修的办公区、员工宿舍,重新刷黑的水泥路已拓宽……走进湖北金狮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狮矿业”),这家破产重整的企业,正在全力筹备开工。
“省应急管理厅已原则上通过项目改扩建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达标后即可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破产管理人田启才说。
2008年,投资商刘义树在南漳成立了金狮矿业。2014年,公司先后获批铝土矿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成为全省首家拥有铝土矿开采权的企业。
但由于缺乏矿产开采行业经验,项目在设计、施工方面走了不少弯路,直到安全生产许可证三年有效期到了,基础设施还未达到验收标准。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的采矿许可证还有8个月有效期,想要申请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先申请换发采矿许可证。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基础设施建设只能停工。
2018年4月,公司申请到了新的采矿许可证,但此时,矿场基础设施建设已停工一年多,需要按新的安全生产标准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长期投入却没有产出,企业背上了巨额债务,债权本息高达3.4亿元,再也无力整改。”刘义树说,2020年6月,金狮矿业被债权人向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襄阳中院”)申请破产。
2020年6月21日,襄阳中院依法裁定受理金狮矿业破产清算,并指定湖北华仁致远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金狮矿业的破产管理人。
通过调查走访,襄阳中院发现,受行政许可相关管理规定限制,金狮矿业的铝土矿采矿许可证不能过户,若企业破产清算,采矿许可证也会被注销,企业名下铝土矿采矿权的价值将变为零。
“采矿许可证是稀缺资源,含金量很高,企业具有挽救价值。”襄阳中院经过考虑,批准了债务人提出的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申请,决定引进新的投资者盘活企业。
考虑到采矿许可证还有一年时间到期,管理人借款400余万元,对矿井等进行了改造,申请换发了新的许可证,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免除了后顾之忧。
经过多方接洽,2023年,国内一家知名矿产开发企业以1.35亿元买断金狮矿业,正式接手。
田启才介绍,金狮矿业重整成功后,工程款、税务、人工工资等优先债权清偿率达到100%,普通债权清偿率达到28.2%,不仅盘活了企业,也实现了各类债权人的利益最大化。
8月13日,湖北亿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龙源”)车间内,摆放着数百个结晶槽,上面已经析出晶莹剔透的冰糖晶体。
“现在已签的订单有500多吨,产品不愁销。”该公司CEO周柱龙介绍,从7月10日起,工厂开始24小时生产,日产冰糖17吨。
几个月前,公司还处于停产状态。得益于破产重整,亿龙源的“甜蜜事业”再度起航。
2010年,周柱龙在襄阳市襄州区投资成立亿龙源,从事食用糖精深加工,年产冰糖、红糖3万吨。
周柱龙在食用糖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生产技术过硬,销售体系健全,短短4年时间,公司就有了6条生产线年,周柱龙帮助朋友担保贷款。但因对方无力偿还贷款,亿龙源被法院起诉,企业征信降级、银行账号被封,发展陷入了困境。
“当时缺乏金融风险意识,没想到帮别人把自己搭进去了。”周柱龙说,本想通过民间借贷周转,维持企业运转,不想窟窿慢慢的变大,负债最高时达近亿元。
2016年7月,亿龙源彻底停产。2022年8月,厂房被拍卖,周柱龙跌入人生低谷。
张湾(涉企专业)法庭庭长徐鸿进走访调查了解到,亿龙源虽然严重资不抵债,但销售网络依然健全,品牌影响力还在。而一旦破产清算,各类债权人都将遭受巨大损失。
2023年9月,襄州区人民法院受理亿龙源公司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导管理人迅速开展债权申报核查、资产调查审计等工作。
亿龙源债权本息金额共1.26亿元,经过多轮磋商,最终确定优先清偿率100%、普通债权清偿率20%的债权清偿方案,并获得债权人高票通过。
同时,依托府院联动,法院、管理人、企业一同寻找合作伙伴。最终,淘味网络科技公司出资,依托亿龙源的技术、销售渠道,共同经营亿龙源品牌。
为帮助企业渡过引资难关,法院同意亿龙源公司在重整期间试产经营。今年3月,周柱龙租赁已拍卖的厂房、设备,首条生产线复产。
厂房外墙的红色油漆已经褪色,但生产车间却重焕生机。看着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周柱龙重振信心。
正在运行的鱼梁洲污泥处理厂。(祝兆林 摄)8月18日,一辆辆装载厨余垃圾的环卫车,缓缓驶入鱼梁洲污泥处理厂。经过处理,垃圾“摇身一变”,成为生物质天然气和有机肥。
据悉,该厂是襄阳唯一一家处理城市污泥和厨余垃圾的企业,日处理300吨污泥、200吨厨余垃圾。2021年7月,该公司股权发生变动,由上海一家科技公司控股。
但因原股东为其他关联公司可以提供融资贷款担保,企业易主不久就陷入了债务纠纷。“账号隔三岔五被查封,生产经营严重受影响。”鱼梁洲污泥处理厂负责人康科学介绍,公司账户因纠纷诉讼被冻结了4次,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虽多次敦促原股东解决,但收效甚微。今年4月,企业决定启动破产和解程序,彻底化解历史债务问题。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襄北(破产审理)法庭接到企业“求助”后,迅速组建专班做出详细的调查,发现企业虽然资不抵债,但在城市固废垃圾能源再生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上有很好的条件,且与住建、城管部门签署特许经营协议,具备和解基础。如果能引导债务人与债权人和解,既能维护债权人合法利益,又能给公司可以提供“轻装上阵”的发展机会。
襄阳市委、市政府也格外的重视此事,住建、城管等有关部门积极与法院沟通,共同商定对策。经过研判,襄阳中院建议将庭外债务重组与庭内和解相结合,债务人、债权人在法院指导下先协商制定和解协议草案,避免企业被迫破产清算。
4月26日,在前期庭外预和解基础上,襄阳中院裁定受理该公司的和解申请。同日,根据债务人和主要债权人共同推荐,指定北京中伦(武汉)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并发布债权申报公告。
5月28日,该公司召开债权人会议,78名债权人表决同意和解协议草案,占出席会议人数的93.98%,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总额的87.70%,表决通过和解协议。
从受理和解申请到最终和解,全程仅用了33天,成为襄阳法院审理破产重整(和解)时间最短的案件。
襄阳中院襄北法庭庭长尹波涛介绍,预和解把大量和债权人沟通工作前置,不仅增加了破产和解的成功率,也减少了破产和解程序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企业发展。
襄阳首家重整工作站解决企业问题20余个8月23日,襄州区企业重组重整服务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透露,该站成立2个月,已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
今年6月25日,在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下,襄州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司法局、区工商联、襄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成立全市首家企业重组重整服务工作站,为危困企业破产前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支持,指导企业组织脱困自救和庭外重组、和解。
襄州机电工业园某生产环保设备的企业,因投资失败被迫停产,被工作站纳入首批危困企业名录。8月13日,襄州区人民法院张湾(涉企专业)法庭法官杜剑波和工作站专家们上门“问诊”,并现场“开药方”:企业债务负担并不重,可通过融资逐步恢复造血功能。建议很快被企业采纳。
襄州区人民法院院长李伟表示,该院是全省深化破产重整机制先行区创建的试点,将依托工作站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的“履职清单”,帮助更多企业脱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