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污水处理站是基层环境治理的关键


来源:米乐体育网站    发布时间:2024-07-16 09:27:22

摘要

未经处理的污水溢流入河,河内垃圾漂浮,农民自家建了厕所却不敢用……这一切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

产品介绍

  未经处理的污水溢流入河,河内垃圾漂浮,农民自家建了厕所却不敢用……这一切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的河口村和霍村。(5月7日 新华社)

  河口村和霍村分别为“全国文明村”和当地“美丽乡村示范村”,然而却双双受困于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公里”。两地污水处理站存在设施年久失修、日常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厌氧水解池、塔式生态滤池、生态植物塘间的连通管道被杂物堵塞,无法正常发挥水质净化作用。在涉事村庄,一些村民虽在家里自建卫生厕所、化粪池,也饱受厕排污水无处去、要自己处理的困扰。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部分污水处理站长期“睡大觉”“晒太阳”。如此做派,无疑是将“好事”办成了“坏事”,更造成了一个“双输”的局面:国家财政投入被无端糟蹋,人民群众深受排污之忧。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确实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乡村人民与幸福生活的现实距离,但建设的前提是保证工程可落地、可持续,否则脱离实际使用,只会陷入“徒有面子,没有里子”的尴尬境地。造成如今的局面,当地政府难辞其咎,这背后折射出部分地区并未深入了解民众的实际诉求,基层工作陷入“不管群众满不满意,只要领导能注意”“不求群众困难解决与否,只求面子上好看”的困境,也给各地各部门再次敲响警钟。

  时至而今,生活污水处理仍然是农村环境治理的痛点和短板,而让污水处理设施得到有效运转是治理的关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监管,关乎政府责任,涉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等多个部门,也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冷暖和心之所向,是公信力的展现。然而,这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建管并重,对现行问题积极整改,一方面统筹谋划、协调调度、综合推进,调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主动性,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立足长远,解决受经济条件制约、费用不足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运行维护,建立人工湿地日常管护机制,确保人工湿地发挥应有作用。

  乡村振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地方政府不仅要带着目标、任务与计划的压力,更要对农村老百姓充满真情、真意、真心。只有当政府部门真心体察民情,站在群众角度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村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才能得到切实提升,这样的工作才确保成色足、质量高。(孔德淇)

新闻资讯